用例编写规范

七言 2025-8-1 10 8/1

[TOC]

用例编写规范

测试用例相关规范

用例包含元素

  • 序号:就是按顺序下去的。
  • 模块:该功能点具体属于哪个模块的,如:注册/登录模块
  • 编号:对每个用例进行编号,方便后期跟进。建议编号设计的有点规则,方便快速定位查找。如:A0001。其中A表示注册/登录模块。00表示账号登录,01表示账号密码登录下的第一个测试用例。
  • 功能点:具体指某个功能,如:账号登录、首页、发布等。
  • 子功能点:具体指功能点,如:账号密码登录、手机验证码登录、邮箱登录、第三方授权登录等。
  • 用例名称:具体测试用例的名称。如:输入账号、输入密码、密码不合规等等。
  • 前置条件:指要达到预期测试结果,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达到。
  • 操作步骤:指要达到预期测试结果,需要按这些步骤来。最好说明在什么页面,点击或操作什么内容,输入什么内容。
  • 预期结果:说明按照前面写的应该呈现出怎样的结果。
  • 测试结果:如果符合预期结果,直接填写正常或OK,如果不符合,则说明不符合或NO,
  • 结果描述:如果正常,可以不用填写,如果不符合预期结果,则说明哪里不符合。
  • 测试人员:填写测试人的名字,方便后期跟踪BUG。
  • 测试日期:填写测试的时间,方便后期查询。
  • BUGID:跟测试编号一样,自己设定ID规则,方便快速查询。
  • BUG负责人:此处应该由技术那边填写,具体落实到某个人身上,才能更好的解决到问题。

用例模块划分规范

  • 产品、功能点同一层级的结构按同一个纬度来划分。如应用、同等级产品、同等级功能点等;
  • 产品是指产品线下大的业务模块。如交易购物车、交易下单;
  • 功能点指业务模块下的子功能点,是最小功能点叶子节点。如01 功能_02 购物车展示_01 顶部及导航;
  • 产品、功能点划分不允许包含冒烟、回归、自动化这类以测试阶段或测试方法的命名的名称;

用例颗粒度划分规范

  • 一个功能正常流程,编写一个测试用例;
  • 一个功能中多个异常流程,应分开编写多个测试用例;
  • 同一功能不同入口,可合并编写一个测试用例;
  • 同一功能不同数据准备,应分开编写多个测试用例;
  • 同一个功能用例的自动化用例和功能用例要匹配,若自动化用例不能完全覆盖功能用例,自动化用例和功能用例拆分两个互补测试用例;

用例编写要求规范

  • 前置条件

    • 执行用例测试步骤前需要做的所有必备条件,原则上所有用例都有前置条件;
    • 不可将其他用例作为前置条件,前置条件需要语言描述;
    • 完整清楚,包括入口、帐号类型、账号权限、数据准备等,具体要求如下:
      • 1.入口:覆盖所有功能入口,包含URL直接访问;
      • 2.账号类型和权限:覆盖全部账号类型,注意业务权限控制,比如子账号权限
      • 3.数据准备:数据准备完整正确,覆盖到线上环境的所有情况;标识出业务流程处于的条件,写明数据库表字段值;对于复杂的数据准备,写清具体SQL
  • 操作步骤

    • 操作步骤描述清晰。如:在什么页面,点击什么链接或按钮;页面入口、链接、按钮名称都要写清楚;
    • 操作和结果是一一对应的,但操作中不要包含结果的检查;
    • 用例描述中不允许存在连词、介词,比如:而且,和,还(这种情况可以拆分为多个点)
    • 用例描述中不允许出现假设性词汇,比如:假如,或许,可能,…的时候等;
  • 预期结果

    • 1.结果包含需要验证的所有结果输出,如页面检查、存储检查、消息检查等;
    • 2.结果涉及页面,需明确页面提示结果、数据变化;
    • 3.结果涉及存储:需明确关键值变化、数据库具体的表和关键字字段值变化;
    • 4.结果涉及消息:需明确关键查看内容;
    • 5.结果对应不同输入数据有差别时需分别对应描述清晰;

测试用例编号规则

  • 规则:测试用例编号采用“版本+细类+编号”的形式。
  • 备注:其中“版本”为设计此测试用例的软件版本。
  • “细类”为小模块中的汉字头一个字母,以最多5个字母为标准。
  • 编号”为BUG用例的编号,以4位为标准,依次递增。
  • 例如:引导系统V2.01版本中,候车点设置,用例编号可以书写为:
    • 2.01_HCDSZ_0001
- THE END -

七言

8月01日15:41

最后修改:2025年8月1日
0

非特殊说明,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。

共有 0 条评论